和19岁时首夺法网(下图)时相比,如今的纳豆已经从一名冠军成长为一种现象。
法网决赛后的发布会,刚刚夺冠的纳达尔拿了两瓶矿泉水走进新闻发布厅,扭开喝了两口后放在桌子上,新闻发布会随后开始。可过程中他突然发现水瓶的标签朝向不对,赶快停止回答摆好水瓶。
这样的场面在球场上已经屡见不鲜,早就有人注意到他每次喝完水都要把水瓶放在原来的位置,而且标签一定要有固定朝向。此外,他的袜子长度不能超过小腿胫骨15厘米,高度要保持一致;比赛每一分开始之前必须用毛巾擦脸和左手手臂;香蕉一定只吃一口,吃完香蕉皮必须合拢;上场发球一定要先扯一下内裤……
尽管澳大利亚心理医生克里斯托弗·摩根曾经表示很为西班牙人的“强迫症”担心,但对于纳达尔来说这恰恰也成就了他的伟大。正是带着这种强迫症式的生活态度,10年间他在赛场里始终都是那样竭尽全力,而在赛场外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单纯。
10年间,这些小动作也已经成为网球历史的一部分。
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
罗兰加洛斯冠军颁奖台的造型是经过特殊设计的,像莎娃这样的“新人”显然还不太适应,刚走到中间就举起了奖杯。但纳达尔不是。
接过火枪手杯,大步走向颁奖台更高的那一边,使劲儿将它举过头顶,以迎接满场的欢呼和手机相机的快门声,这已经是纳达尔的第9次美妙体验了。10年间9次笑傲法网,10年间除了发型变得更加洒脱,时间似乎并改变纳达尔和罗兰加洛斯的一切。走过鲜花掌声,越过膝伤沮丧,纳达尔的统治10年如一日。
法网决赛的采访中,当记者提议将罗兰加洛斯球场改名为“Nadal Garros”的时候,纳达尔会忙不迭地拒绝。“这个名字很好,谢谢你,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改变任何东西。我永远都是竭尽全力地去比赛,尽管我知道不可能在这里一直赢下去。”
或许古尔比斯仍然可能会觉得这些话很无聊,但能够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“无聊”的内容在现实中实现,并且贯穿整个职业生涯,却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。
从刚学会打网球的小孩子起,纳达尔就被叔叔托尼灌输“认真”、“谦逊”、“友善”等高高在上的词汇。“我在大学学的是历史,”很多年后,托尼在谈到对侄子的教育时说道,“对我来说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‘品德’。我跟拉法说过,做一个好人比什么都重要。”
12岁那年,纳达尔已经慢慢成长为欧洲青少年赛事中的佼佼者,他的世界变得更大了。有一次他参加完比赛在巴塞罗那转机,竟然在机场被球迷认了出来。
对方走上来和他打招呼,而他则牢记托尼叔叔地话,很郑重地伸出手去并且自我介绍:“你好,我是拉斐尔·纳达尔,很高兴认识你。”这件事情后来被纳达尔家族广泛传播,到现在还偶尔会成为嘲笑他呆萌的梗。
而在生活中,纳达尔则过得更加简单,他更喜欢和叔叔侄子们在海边钓鱼打高尔夫,或者去医院和学校看那些被纳达尔基金会所帮助的人。顺便提一句,纳达尔基金会的社会活动负责人是他的女朋友西斯卡。
如果我们恶语相向,孩子会学坏的
2005年19岁的纳达尔在罗兰加洛斯第一次捧起火枪手杯,从那时起,年轻的“法网之王”总是跳跃着出场,把所有的活力和火力都倾泻在场上。而到了场下,他又回归成那个总是不吝溢美之词称赞对手的少年,即使他一分钟前刚刚虐过对方。
脾气火爆的网球名宿麦肯罗认为现在的网球选手都太友善了,太友好,失去了应有的杀气。为此纳达尔曾回应说:“我们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教育,如果喜欢我们的孩子们看到我们每周针锋相对、恶言相向,他们长大也会这样。我们在更衣室里能够愉快交谈,这并不影响10分钟后场上的对抗。”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是《华严经》里一句备受乔布斯推崇的话。19岁的纳达尔就是这个样子,28岁的他还是这样。
纳达尔每次喝完水都要把水瓶放在原来的位置,而且标签一定要有固定朝向。而在比赛休息时,香蕉永远一次只吃一口。